中枢性高热是怎么发生的?

热敏性癫疯-热敏癫痫早期症状治疗

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 其表现及处置也与常见的各种感染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因此临床上在确定中枢性发热时, 应首先除外各种感染性、药物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1 体温调节中枢及其功能障碍

一般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的前部和视前区 (preoptic and anterior hypothalamic areas, POAH) 。 POAH 有两种温度敏感神经元, 即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并以热敏神经元为主。这些神经元能感受其周围血液温度的变化和接受来自皮肤及内脏感受器的信息。其它部位如下丘脑后部、 延髓和中脑网状结构及脊髓也有少量温度敏感神经元, 并向 POAH 传递信息。POAH 也具有体温信息整合的作用, 建立调定点, 并通过产热和散热机制实现体温调节。产热由寒战和非寒战 (主要在新生儿) 机制而实现,散热则由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而完成。POAH 受刺激时产生出汗、 皮肤血管扩张, 损坏时则引起高热。下丘脑后部受刺激时产生皮肤血管收缩、 立毛和寒战, 损坏时则引起体温降低或变温性。近年来研究证实,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为 POAH 的神经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α-MSH) 为内源性散热物质, 蛙皮素能抑制 POAH 的热敏和非热敏神经元, 引起变温性。此外, 也有报道其它神经肽, 如神经降压素、 血管活性肠肽、 胆囊收缩素-8 (CCK-8) 和生长抑素等内源性神经肽也影响体温调节〔1〕。

2 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特点

双侧下丘脑前部病变, 特别是视前区体温敏感神经元的病变, 引起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使躯体的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等散热机制障碍, 从而导致中枢性高热。由于散热机制障碍,所以在发热时不伴有出汗、呼吸快、脉搏增快以及皮肤血管扩张等生理性散热反应。中枢性发热主要有下列特点。

2.1 突然高热, 体温可直线上升, 达40~41℃, 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2.2 躯干温度高, 肢体温度次之, 双侧温度可不对称, 相差超过0.5℃。

2.3 虽然高热, 但中毒症状不明显, 不伴发抖。

2.4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 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

2.5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2.6 无感染证据, 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 或总数虽高, 分类无变化。

2.7 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2.8 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 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 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但用氯丙嗪及冷敷可有效。

3 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

引起中枢性发热的疾病以脑血管病、 脑外伤及脑部手术侵袭较常见, 也可见于脑部肿瘤、 癫痫、 酒精戒断和急性高颅压等。此外, 有学者将恶性高热和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也归为体温调节障碍一类〔2〕。

3.1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发热以出血性多见, 特别以内侧型出血破入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较常见;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损害下丘脑前区也易引起中枢性高热。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中枢性高热是由于出血和周围水肿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以及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也有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下丘脑的病理改变。有报道在409例脑出血患者中, 有20例中枢性发热, 其中12例亡。

脑梗引起中枢性发热者较少见, 但可发生在大面积脑梗和桥脑梗患者, 可能为大面积梗灶周围水肿影响下丘脑、桥脑病灶影响了下丘脑的传出径路所致。

3.2 脑外伤和脑手术 严重脑外伤和颅脑手术累及垂体窝、三脑室部位、后颅窝等可引起发热。尤其以往经三脑室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后, 常发生中枢性高热及胃粘膜出血等并发症。脑部手术侵袭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多发生于术后数天内。

3.3 癫痫 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可引起发作后体温升高。可能因肌肉持续性收缩使产热增加, 以及癫痫发作使神经元过度兴奋放电, 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短暂性功能紊乱, 导致发热。有报道93例癫痫患者中有40例(43%)抽搐发作后发热, 其中27例(29%)抽搐发作后发热者无感染迹象。癫痫发作后平均5.37h开始发热, 平均持续21.78h。

3.4 急性脑积水 据报道急性脑积水可引起高热, 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急性脑积水发热可能由神经肽释放,中枢多巴胺介质紊乱, 或下丘脑受压所致〔3〕。

3.5 酒精戒断 有报道长期酗酒者, 在戒断后产生中枢性发热。

3.6 颈段或上胸段病变 损伤中间外侧柱, 以及使体温调节反射传出障碍, 可引起发热。但颈段横贯性损伤一般不引起发热。

3.7 Wolff等报道了周期性高热综合征, 伴有呕吐、高血压和体重下降, 患者有糖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周期性高热综合征的机制尚不清楚, 氯丙嗪对症治疗有效〔1〕。

3.8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恶性高热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患者在麻醉时迅速产生严重难以控制的高热、肌强直及酸中毒。患者可有高血糖、血钙,以及磷、钾及镁等离子增高, 肌酸激酶(CK)显著增高, 严重者可有肌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该病可伴有肌肉病如肌营养不良和中央轴空病。发生恶性高热后若不迅速诊断和治疗则病率很高, 若早期经肌松药硝苯呋海因治疗, 则病率从70%降至10%。

3.9 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 为抗精神病药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中枢多巴胺功能紊乱有关。约 15%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可发生该征。任何抗精神病药均可诱发 NMS 。 NMS 可发生于治疗后数小时至数月内, 但最常见在 2 周左右。发热和运动障碍为最主要的特征, 运动障碍以帕金森样表现多见, 如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及动作缓慢等, 也可有肌紧张异常 (dystonia) 和舞蹈。约 70% ~ 80% 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如心动过速、 出汗或血压改变。可有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可从朦胧至昏迷, 患者发病后 1~3d 病情迅速进展, 平均持续 2 周, 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 但病率达 20%。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心肌梗及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约 10% 可遗留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障碍、 痴呆及共济失调。患者血中 CK 可增高, 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增高, 也可有肝功能异常、 血氧分压降低、 酸中毒.

4 中枢性发热的诊断和治疗

中枢性发热是发热病因中较少见的一种, 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 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 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 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 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 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恶性高热者停用, 给予硝苯呋海因治疗;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者停用抗精神病药, 治疗脱水和其它并发症, 可试用溴隐停、肌松药硝苯呋海因及抗帕金森药治疗。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 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 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一般采用氯丙嗪25~50mg, 肌注或静滴, 每日2次, 儿童每次0.5~1mg/kg。同时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或冷敷。效果不佳者可试用静脉滴注冷生理盐水(4~6℃)或冷甘露醇, 据报道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

江西省中医院的现状

医院经过近20年的创新研究,独创的“艾灸新疗法”独树一帜,得到国内同行专家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在针灸医学领域基本形成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

2007年3月,“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项目被江西省政府评为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江西省医疗卫生界20多年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

新灸法已经在北京、广东、上海、南京等全国27个省市及江西省50个市县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医院还成立了“针灸世界”网站,向全世界推广新灸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在改观中国灸疗临床现状。2010年9月29日,医院在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管召开了“中华热敏灸”主题日活动。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医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举办中医药原始创新技术推广主题活动,此项活动引起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以及海内外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副谢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网组织罗马总干事丹尼尔·巴瑞奥共同启动了“中华热敏灸日”暨“中华热敏灸全球启航仪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和省药监局等政府部门领导出席了启航仪式。新华社、人民网、科技日报、解放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大公报、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江西卫生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为振兴灸疗学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成立了国医堂,邀请院内外、省内外名中医坐诊,又成立中医特色治疗部,开展中医美容、中药药浴、针灸瘦身等特色服务。 医院坚持以医疗带动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以科研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医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2010年,医院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到位建设经费714万元。成功申报中医学省级高水平学科1项,到位建设经费100万元,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研究标准推广基地,国家投入建设经费10万元,成功申报中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针灸推拿省级示范性硕士点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按照GCP要求,规范药品临床研究工作。全年组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和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立项7项(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个);申报厅级科研课题50余项,立项28项,其中重点课题2个。全年组织科研成果鉴定2个,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2个,其中1个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各级别课题完成情况良好,高级别课题结题验收合格率为100%。2篇研究论文被国际知名刊物刊登,论文影响因子达2.02,实现了我院中医临床类高等级论文SCI零的突破。

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医院与江中集团共同研究开发了国家首批保护中药品种“复方草珊瑚含片”,国家级新药“复方瓜子金含片”及咽喉嗓音保健制剂“亮嗓胖大海清咽糖”、“嗓宝冲剂”、“金嗓茶冲剂”等分别获国家及省级生产证书和国家药品保护证书,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亮嗓胖大海清咽糖”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灸康复科

该科以传统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相结合为特色。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痛病协作分组组长单位,其相对应的针灸推拿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江西省首批示范性硕士点、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江西省重点专科,江西省中医特色专科,江西省南方灸疗中心。该科“热敏灸”获2008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排名第一)、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热敏灸三级实验室”、“热敏灸重点研究室”两个省部共建研究平台。近年来,在陈日新教授的带领下,我院热敏灸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专项、江西省重大科技攻关、省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大项目20余项,获科研经费资助近2000万元。该科以传统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相结合为特色。对内外妇儿诸种疑难杂病疗效独特。主要诊治中风偏瘫、外伤截瘫、面瘫、面肌痉挛、失眠、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胃动力障碍、慢性腹泻、功能性便秘、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多种急、慢症。同时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手段,提高患者肢体运动、感知觉、言语等功能。

急诊科

该科系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病“外感发热”诊疗重点单位、江西省中西医结合急症医疗中心。实行24小时应诊。配备先进的医疗抢救和监护设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和抢救高热、昏迷、休克、严重哮喘、急腹症、各种急性出血、呼吸困难、急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梗塞、急性过敏性疾病、各种急性中毒及中暑、溺水、电击伤等意外和复合性创伤、骨折等。

肺病科

该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中药)、全国中医肺系病急症协作组成员单位、江西省中医医疗中心。获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3个,研制国家新中药2个(蠲哮片、冬菀止咳颗粒剂)。主要诊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纤维化、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脓肿、急慢性呼吸衰竭、肺癌、胸腔积液、气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等疾病。

脾胃肝胆病科

该科系省级中医治疗胃肠和肝胆胰疾病的特色专科(其中消化性溃疡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病,肝硬化为院级重点专病),并为血吸虫肝病国家级平台建设单位,江西省中医肝病及脾胃病学术研究牵头单位。

主要运用中医及中西结合的手段诊治胃肠肝胆疾病,包括:食管炎,胃炎,胃癌前期病变,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含血吸虫性肝硬化),各种顽固性腹水,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病,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溃疡性肠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各种寄生虫病。开展消化内镜介入治疗,如胃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食管静脉曲张圈套结扎术及硬化剂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取石术等治疗。

脑病科

该科是治疗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疾病以及肌肉疾病的科室,其治疗的疾病谱有:脑内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各种痴呆、脑炎、脑膜炎、脑内血管炎、帕金森病、舞蹈病,抽动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多发性硬化等;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血管病、糖尿病性脊髓病、脊髓损伤及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瘫痪、舌下神经痛;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炎;各种疼痛如头痛、肌肉痛、腰腿痛以及头晕、耳鸣、失眠、听力下降、晕厥、语言不清、抑郁症等。

该科拥有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先进设备,如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钻颅抽血器具等。此外还配有针灸治疗师,和用于中风病人康复的功力车、红外线治疗仪等。

心病科

该科系省级重点中医专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科急、危、重症较多,科室根据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失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周围血管病变等,中医属于胸痹、心悸、水肿、眩晕、头痛、心痛、喘证、痰饮等范畴)的系列方药,尤其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方面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

肾病科

该科系江西省肾病中医医疗中心,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省级重点中医专病。该科主要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尿酸性肾病、紫癜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疾病。开展中药口服、灌肠,中药针剂静脉点滴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疾病。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该科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德国和日本进口的血液透析机、滤过机、进口心电监护仪、全自动结肠透析仪等仪器。

血液病糖尿病科

该科系省级重点中医专科,糖尿病是省级重点中医专病。主要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各种内分泌疾病,尤其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减退症)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独具特色,如配合中药外洗、熏蒸及静脉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开展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综合症等急性并发症的救治,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等,有独到的经验。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血液疾病具有独特优势,着重于对慢性血液病的治疗,特别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难治性贫血、各种血小板减少症,急慢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方面经验丰富,并总结出疗效较好的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方案。

风湿病科

该科是江西省成立最早的风湿病科,系省重点中医专科中心、国家级风湿病重点专科。该科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症肠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红斑性肢痛症、神经源性关节病、雷诺氏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筋膜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在辨证的基础上采取内治与外治结合的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特色。并在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肝肾功能异常、不明原因肺纤维化或肺间质病变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肿瘤科

该科擅长治疗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食道癌、鼻咽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各类癌瘤。由于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在治病的同时,经常也极大的摧残了病人的身体,该科根据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提倡“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等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扶正与抗癌的特色,采用不同剂型、多途径给药,如内服、外敷、直肠给药、静脉滴注、瘤内注射等手段,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因广泛浸润或转移致身体虚衰、消瘦、贫血、疼痛等症状;或不适合使用常规治疗如手术、化疗或放疗的患者,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妇科

该科系国家重点中医专科、省级特色专科。诊治范围涵盖了妇女经、带、胎、产疾病及妇科杂病。

该科主要诊治,月经病,如崩漏、闭经、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女性生殖部位炎症,如带下病、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妊娠疾病,如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呕吐、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后病,如产后恶露不尽、产后发热、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疑难杂病,如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并开展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引产术;腹腔镜下治疗女性不孕症、宫外孕、卵巢囊肿;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的介入治疗等。

该科注重中医特色的传承,应用针灸、热敏灸、耳穴贴敷、内服、外敷中药等多种传统方法,在上述疾病的诊疗中独具特色。

儿科

该科已有50年历史,现为江西省重点特色专科。该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对小儿脑瘫、过敏性紫癜、儿童哮喘具有独到的诊治经验。目前小儿脑瘫、过敏性紫癜已成为省级专科专病。科室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课题数十项。编著硕士生、本科生、函授生规范教材数本。科室诊治疾病范围包括: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结缔组织免疫系统及小儿传染病等。科室品牌特色病为脑性瘫痪,采用纯中医治疗手段,优势明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儿前来就诊。

外一科

该科对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齐全,可行手术、化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在胸部创伤、食管、贲门、肺部疾病、纵隔疾病以及胸廓畸形的诊治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疾病、营养不良等多种高危疾病优势明显。科室率先在省内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纵隔镜检查术,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地位,为大量纵隔疑难疾病患者及多汗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其开展的手汗症在纵隔镜辅助下的微创根治属省内首创。

该科以手术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体表、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脾、胰等脏器疾病或肿瘤,可开展胆结石、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肝叶切除、门脉高压分流断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乳癌根治术加成形术、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癌颈大块切除术等大中型手术及高难手术。

外二科

该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创伤和神经功能康复为特色,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开展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颅内肿瘤、颅骨肿瘤、头皮肿瘤、椎管内肿瘤等的手术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创伤后遗症、中风后遗症、脑积水、癫痫等。

该科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诊治肾上腺疾病、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疾病、男性科(睾丸、附睾、精索、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疾病。开展了耻骨后保留尿道粘膜的前列腺增生部摘除术、回肠袋原位代膀胱术、及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

该科以现代腔镜技术与中医药相结合为特色诊治普外科疾病,包括腹腔镜下治疗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等)、腹外疝、阑尾炎等。尤其擅长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术中、术后使用胆道镜,取石彻底。

外三科

该科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单位,采用以中医药为主的方法治疗各型毒蛇咬伤、毒虫咬伤,臁疮、褥疮、糖尿病足等各种体表顽固性溃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周围血管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银屑病、慢性湿疹、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重症药疹等各种疑难皮肤病,运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治疗急慢性乳腺炎、体表肿块。

骨伤一科

该科室系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江西省骨伤中医医疗中心,“骨性关节炎”系江西省省级重点中医专病。该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骨关节疾病,如:运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各种创伤骨折、脱位。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近关节部位严重粉碎、复杂骨折,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与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等疾病。率先在省内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开展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骨盆骨折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骨与关节畸形矫形等手术。

骨伤二科

该科以诊治四肢骨关节创伤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四肢骨关节损伤、创伤急救及软组织损伤(包括手外伤和臂丛神经等周围神经损伤)、骨盆髋臼骨折、陈旧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等疾病。采用现代骨科手术器械和配套的手术设备治疗四肢等关节创伤,其手术方法、技术和疗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现已发展成为我省集科研、临床和教学为一体的临床研究型骨科基地。

骨伤三科

该科系国家级重点专科、江西省骨伤中医医疗中心,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国家级重点专病。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骨骨折脱位、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骨性关节炎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治疗股骨头坏、肩周炎、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有独特的治疗经验。能运用理疗、薰蒸、蜡疗、热敏灸、牵引、传统手法、小夹板技术等中西医方法治疗各种骨伤疾病;能开展臭氧、射频热凝等微创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成功开展颈椎前后路、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等骨科高难度手术。

肛肠科

该科成立于1959年,为江西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中医肛肠专科。治疗手段完备,独具中医特色,是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江西省重点中医专科。

该科突出中医特色,应用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套扎疗法治疗内痔;内痔分段缝扎术治疗环形内痔;外切内扎半闭锁皮桥整形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外切内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扩切术治疗肛裂;硬化剂注射术加肛门紧缩术治疗脱肛;外切内扎(内注)术治疗环形混合痔;肛门狭窄扩大术;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等疗法在省内居领先地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眼科

该科为江西省中医眼科与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拥有多种先进的诊疗设备。在中医辨治眼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角膜病与眼底病,中医辨证用药与针刺治疗相结合,在全省享有较高声誉。

设有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儿童斜弱视及视光等专科。长期开展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开展YAG、眼底、泪道等激光治疗,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多种手术。

耳 鼻 咽 喉 科

该科系江西省重点专科,设嗓音言语听力医学研究所。在防治咽喉、嗓音、鼻腔、鼻窦疾病等方面,及耳前瘘管、耳鸣耳聋、梅尼埃病、鼻咽癌、面瘫等疾病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采用现代微创手术治疗咽喉、嗓音、鼻腔、鼻窦、耳部疾病,并施行谢氏围手术期平衡康复疗法,可增强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使手术安全顺利,手术后采取谢氏术后康复疗法可加速手术创伤修复和避免疾病复发;以及采用谢氏刺营微创针刀疗法治疗扁桃体炎、咽炎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口腔科

该科开展拔牙、补牙、镶牙、光固化、口矫正畸(儿童牙列不齐矫正)、烤瓷修复等手术和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治。开展龋病(俗称虫牙)、急慢性牙髓炎、急慢性根周炎、牙周病(急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颌面部的炎症、良性肿瘤的治疗及软组织创伤修复。尤其重视发挥中医治疗口腔粘膜疾病的优势。

国医堂

又称江西省名医工作室,聚集了江西南昌地区33位著名中医学家、学术权威和一批学有所成、术有专长的中年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11名,津贴获得者12名,江西省名中医14名。设有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科室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凸现品牌优势。

2009年国医堂荣获全国首届优秀名医工作室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