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样癫痫发作治疗-癔症发作最有效的治疗
如何正确治疗癫痫病
正确治疗癫痫病,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病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例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加巴喷丁、奥卡西平等。同时要避免病人受到过强的精神刺激,避免冷风直吹头部,避免各种辛辣刺激的饮食,尤其是不能抽烟喝酒。作息要保持规律,不要熬夜,不要用脑过度。如癫痫病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癫痫持续状态应先稳定患者情况,监测生命体征,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进行心电监测。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和劳拉西泮注射液,同时静点地西泮注射液迅速控制癫痫发作,同时完善相关检查,如头部CT、心电图、血糖、血液离子中的情况,待病情稳定,改为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卡马西平或左乙拉西坦等。尽量单药抗癫痫治疗,控制癫痫发作,减少癫痫的其它合并症。
我整天疯疯癫癫的,怎么办
疯癫的来历 人们常称一些疯疯癫癫、喜怒无常的人为歇斯底里,但歇斯底里含义是什么,这可能不是尽人皆知的。 歇斯底里又名癔症,早在公元前480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已有癔症的记载,不过当时认为这是妇女特有的因子宫在腹腔内游走而引起的疾病,故命名为“歇斯底里”(希腊文“子宫”之意)。古人认为癔症病人的子宫出了毛病,因此当时对一些症状较重的病人采用了子宫切除疗法,这种目前看来近乎荒唐的作法在当时却颇为盛行。直至19世纪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并将其列入了神经症。 发病原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通常是癔症发病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想预防癔症,可以先从预防接触负性时间刺激开始做起。然而这一外部原因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如亲友病故,自己生病,与人争执等等,这些负性事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因此这一方法并不是很有效。 但是如果在平日里注意加强心理训练,能够理性的面对这些负性事件,那么就有可能预防癔症。比如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增大,导致一些人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的重压,而诱发包括癔症在内的精神疾病。这就需要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这对有癔症性人格倾向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合理安排生活。 生活的不规律是导致心理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而如上所述,压力又可能会导致癔症发作,因此这就需要每个人顺应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并做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 2、性格缺陷 由于癔症是在癔症性人格基础上发作的,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别重要。性格应该开朗一点,遇事不要憋在心里,凡事多为别人着想,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上遏制癔症的发作。 发病机制 转换: 什么是癔症转换?转换是洛伊德早期(1894)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癔症患者的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早期阶段,即恋父情结阶段;其性冲动受到阻抑。于是其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这不仅保护了患者使他不能意识到性冲动的存在,而且这些躯体症状往往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从而使患者免于焦虑。 这类癔症患者对自己的躯体功能障碍常表现漠不关心的态度;19世纪的法国医生称之为“泰然漠视”。这种态度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患者并不关注自身躯体功能的恢复,而是想保留症状从中获取某种利益。尽管患者本人通常并未意识到症状与获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类患者存在无意识动机,转换症状是由患者未觉察到的动机促成的。 患者有了这类症状,便具有病人身份,可以享受病人的权利:其症状本身足以说明其工作任务末完成并非他本人的过错,或以此达到索取赔偿或驾驭他人的目的。因此,有人把转换症状看作是患者与外界的一种非语言交流。 但行为学家则认为,转换症状是患者对遭受挫折的生活经历的一种适应方式,而病后的获益则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使症状强化。癔症的症状被看作是一种学习到的反应。患者一旦发现这类症状可以减轻困难处境给他带来的焦虑,并使他的依存需要得到满足,症状便会被强化,持续存在;或在以后遇到困难时再次出现。 分离: 什么是癔症分离?分离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许多精神障碍中一些观念和认知过程可从意识的主流中分离山去,转变为神经症性症状,如瘫痪、遗忘、意识状态改变和自动症等。但通过催眠,可把这些观念和过程重新整合,恢复正常状态。这些分离的成分都是下意识的。意识分离主要是不同意识成分整合的障碍,是催眠现象和各种癔症发生的基础。 但另有学者则认为分离是阻抑的一种变型,是一种积极的防卫过程,它的作用在于今入感到痛苦的情感和思想从意识中排除掉。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分离既是转换性障碍也是分离性障碍的基本的病理心理机制。其发生与急性精神应激或自我催眠有关。这类患者常有暗示性增高。 疯癫的病发人群 癔症多见于青年女性,病人的文化程度一般都较低,其致病原因除了精神刺激和遗传因素外,不少病人发病前就有情绪不稳定、好幻想、容易接受暗示等性格方面的缺陷,这些人一旦遭受精神刺激,极易促成发病。 在人类的各种疾病中,几乎可以说癔症的症状最为繁多。它可以表现出人体各系统和各部位的症状,其发作形式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时又与其他疾病互为混淆、真假难辨,故很容易误诊。如最常见的癔症性痉挛,发作时病人四肢抽搐、呼吸急迫、双目紧闭,与癫痫大发作极为相似。癔症性假性痴呆病人貌似低能,会说错自己的年龄、姓名,把2+2的结果回答成3或5,然仔细检查,会发现他们对复杂的计算或事件的回忆却能精确无误,病人的智能其实并无缺陷。癔症性瘫痪者可长年瘫倒不起,而检查时却无瘫痪体征。曾有一病人多年瘫痪于床,某日忽闻邻居疾呼“着火啦!”便迅即跳下床,拎起皮箱夺门而出,多年瘫痪即此而愈。癔症性失明及失聪者虽视、听觉丧失,行走时却能避开障碍物,睡眠中唤之能醒。国外一位学者称“癔症是一个了不起的乔装能手,一位万能的模仿巧匠,是变色龙。”他所说的“乔装”、“模仿”均是喻意,并非真正装病,因装病者往往为达某一目的而“生病”,目的达到“病”即不治自愈。而癔症病人没有这种意识和动机,他们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左右病情. 疯癫病人的性格特点 多数癔症病人都有比较特殊的癔症性格,癔症性格的主要特征是过分感情用事或言行夸张,并藉此吸引他人注意,故其又称表演性人格,国外称之为“表演行为”和“争取注意”。据报道,在普通人群中,包括尚未达到癔症程度的在内,有2%~3%的人具癔症个性。 癔症个性具有高度情感性,他们的情感反应强烈且极不稳定,变化多端,如片刻前还是满面春风,转眼间已阴云密布,情绪时高时低,变化常只在瞬息之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渴望成为各种公众活动场合的主角和引人注目的焦点。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要求被拖延,富于幻想,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融入幻想境界中,并扮演着其中的某个角色。总之,癔症个性给人的印象是肤浅、不稳定或不成熟,若作简单罗列,可有以下一些特点: (1)表情夸张,犹如演戏一般,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得到表扬和同情,情绪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癔症形成如何诊断和治疗?
1.诊断依据
①首次发病前1~2周有明确的精神因素;
②具有临床表现症状中的1~2项;
③暗示或自我暗示可诱发,暗示治疗有效;
④发病时可无自知力,病程短,恢复快,易复发;
⑤癔症性格特征既往发作史可参考;
⑥排除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病。
2.鉴别诊断常须与癫痫大发作、心因性精神障碍、诈病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1.精神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要态度和蔼,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本质,解除顾虑,纠正不正确的看法,帮助患者分析病因,建议合理安排生活,指导用脑卫生。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不利刺激因素,避免产生不利的暗示。对清醒患者可通过言语暗示或借助针灸、理疗、电刺激、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3%氯化钙10ml等方法。配合言语强化。进行功能恢复训练。顽固者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暗示。
2.注意事项暗示治疗只是消除症状的一种方法,症状缓解同时即应配合精神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精神治疗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建立积极情绪和主动合作态度是暗示治疗成功的前提。绝对不要重复失败过的暗示治疗方法。对癔症性精神病发作、激情状态或有自杀意念者一般不做暗示治疗,按急诊处理可肌内注射氯丙嗪20~75mg或地西泮10~20mg。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