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治疗顽固失眠-蝉蜕治疗癫痫用量
治癫痫常用的中药有哪些?
(1)全蝎
性味:辛、微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通络、解毒散结。
对证: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
应用参考: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2)僵蚕
性味:咸、辛、微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
对证: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
应用参考: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作用。
(3)地龙
性味:咸、寒。
归经:肝、脾、膀胱经。
功效:息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
对证: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疲滞等痫证。
临床上有镇惊止痉作用,清热、通络、利尿。
(4)蝉蜕
性味:甘、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息风止痉、疏风。
对证: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
应用参考: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5)羚羊角
性味:咸、寒。
归经:肝、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镇惊,解毒。
对证: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
应用参考:含磷、钙及角蛋白。动物实验有解热、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
(6)牛黄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效:息风定惊。
对证: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
应用参考:牛黄所含胆酸具有镇静作用,能缓和动物实验性惊厥,并能增强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对动物的镇静效果。
(7)钩藤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镇惊。
对证: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
应用参考: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静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8)天麻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定痉止惊。
对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
应用参考:天麻含天麻素、墟泊酸等,动物实验表明有抗惊厥作用,能够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
(9)磁石
性味:咸、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效:潜阳安神、补肾益精。
对证:治疗先天亏损而致的癫痫抽搐。
应用参考:生磁石为四氧化三铁混合物,尚含数种微量元素。
药理资料证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10)龙骨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对证: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或阴虚阳亢,头晕目眩,惊厥之证。
应用参考:龙骨含有大量的钙离子,能增加血钙浓度,抑制神经细胞兴奋。
(11)牡蛎。
性味: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敛涩。
对证:适用于烦躁不安、头昏目眩、惊悸失眠、热盛伤阴、虚风内动、神倦等证。
应用参考:含有无机盐类成分,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抗惊作用。
(12)石决明
性味:咸、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
对证:主肝肾阴虚、肝经风热、头晕目眩、手足痉挛等证。
应用参考:含有碳酸钙及镁、氯等离子,对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抗惊作用。
有哪些中成药可以减轻癫痫的发作?
有五种中药可缓解癫痫的发作:
一、全蝎,它可以熄风止痉、通络止痛,同时还有解毒散结的效果,对于一些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出现抽搐等症状者适宜,是一种“止痉抽之要药”。它含有一种毒性蛋白,可以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对于癫痫患者,可起到抗惊厥作用。因有毒,所以使用时注意剂量。
二、蜈蚣,它的功效是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还有就是攻毒散结,尤其是熄风止痉作用最强,对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等尤其适合。它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更好。
三、僵蚕,主要作用是可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对于一些癫痫患者由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导致的可研末吞服僵蚕治疗。
四、地龙,就是蚯蚓,它的作用是熄风通络,同时还可清热镇惊,有平喘、利尿作用,对于一些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有效。它含有蚯蚓解热碱、蚯蚓素、 胆碱、氨基酸等,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可煎汤或是研末内服。
五、蝉蜕,可疏散风热,同时还可凉肝熄风止痉,一般对于癫痫抽搐之证适宜,可起到镇静、抗惊厥等效果及神经节阻断作用。可水煎服或是研末内服。
以上是五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其功效都不错,不过选择这些中药缓解癫痫发作时,请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生活中不管是癫痫患者还是家人,也要注意做好日常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发作。
中药古今研究:蝉蜕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 “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痫,寒热。”
《名医别录》: “主小儿痫,女人生子不出,灰服之,主久痢。"
《药性本草》 :“小儿壮热。”
《药性论》 :“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本草衍义 》:“除目昏障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痘疹出不快。”
《本草纲目》 :“治头风,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雷公炮制药性解》 李中梓:“味咸、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定惊痫,逐邪热,杀疳蛊,亦能止渴。”
蝉有五种,陈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极大而声极高,一鸣而无所停断者,入药最良。
《玉楸药解》 黄元御:“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经。发表驱风,退消肿。”
蝉蜕轻浮发散,专治皮毛,退膜,消肿毒。治大人失音,小儿夜啼,取其昼鸣夜息之意。
《本草蒙筌 》:“去翳膜侵睛,胬肉满眦,眼科诚奇。”
《本草拾遗 》:“研,一钱七,井花水服,主哑病。”
《本草经疏》 : “疸疹虚寒证不得服。”
《本草新编》 “ : 蝉蜕去目内翳膜、并侵睛胬肉。小儿痘疮,用之以护目,断不可少之药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 :蝉蜕无气味,性微凉。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又善托隐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又为治隐疹要药。与蛇蜕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若为末单服,又善治疮中生蛆,连服数次其蛆自化。为其不饮食而时有小便,故又善利小便;为其为蝉之蜕,故又能脱目翳也。
蝉亦止小儿夜啼,又善医音哑。
《本草备要》: “治皮肤疮疡瘾疹(与薄荷等分,为末,酒调服)其声清响,故治中风失音;又昼鸣夜息,故止小儿夜啼。”
现代研究:
1、成分: 主含甲壳质、壳聚糖,并含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蛋白质、氨基酸、有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
2、作用: 本品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免疫调节、降血脂、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还能使心率减慢。
3、药理: 其煎剂能对抗小鼠因士的宁、可卡因及烟碱引起的惊厥亡,部分消除烟碱引起的肌肉震颤,并能抑制小鼠的自由活动,证明蝉蜕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而起到解痉、镇静功效。实验表明,本品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水提液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显示出高度抗肿瘤活性。
4、临床报导: 治疗破伤风,用蝉衣去头足,焙干研末,每次3钱,日服3次,黄酒冲服,并配合针灸、和抗菌素。共观察29例,仅1例亡。
5、典型案例: 蝉蜕祛风止痒案。冯某某,女,48岁,1988年10月15日就诊。近两年来躯干、臀部及双下肢出现蚕豆至花生米大小红色纺锤形丘疹,反复发作,奇痒难忍,诊为顽固性荨麻疹。经服西药,效果甚微。服蝉蜕丸(蝉蜕去头足,粉碎过筛,炼蜜为丸,每丸约重9g),每天3次,每次1丸,1周后症状基本控制,继服3周,追访至今,未再发作〔基层中医药杂志,1992,(1):47〕。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