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能治病吗-中医针刀能治疗癫痫吗
求助: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
面肌痉挛又被习惯叫为面抽,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作性反复性不随意收缩。据统计,这种病在人群中患病率占到万分之六,行走在大街上时稍加注意就可能发现这种患者。这种病多在成年后起病,30~40岁之间发病者最多,从性别比例上男女没有明显差别。
对于真正的原发性面肌痉挛,目前并没有特效的药物.
面肌痉挛目前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一.针刀治疗法:
根据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的走向分布规律和病人罹难表现,用手指扣击面部表情肌敏感点,诱发痉挛,确定针刀进针点。眼部宜选择眼眶外周缘和颧弓上,口角痉挛宜在咬肌前缘处为好。因而神经在穿出腮腺前缘后,即呈更密集丛网交织形式越接近表情肌交织越密集月眼越小湖割面神经应尽量靠近这些部位;只有个别情况靠前面切割效果不理想时才能逐步向靠近腮腺边缘处切割。
面肌痉挛综合治疗措施要点:可根据下述五个方面治疗措施协调配合,可收到最佳效果。
1.选择切断部分面神经:减少面神经冲动,降低面肌的兴奋性。
2.选择切断部分相应的感觉神经:如切断眶下神经,眶上神经部分纤维,减少病理性刺激回传到中枢神经,减弱反射弧强化作用。
3.心理治疗: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对待社会上和家庭上所出现的种种麻烦和危机,以正常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人生各种挑战,解除烦恼化解矛盾。必要时尚需要身边的亲人和同事给以积极配合。
4.辅助药物治疗:适当使用肌肉松驰剂,如脊舒、鲁南贝特等;镇静安神中西药。
5.辅助针灸法:采取腕踝针强刺激法,能起到有效地抑制面肌痉挛症
二.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有一定的疗效,为针灸科的疑难杂症,目前西药治疗只治其标,症状易缓解,但停药即可复发。中医遵循本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从整体观出发,正如《内经》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通过滋补肝肾,调理脾胃,以本质扭转本病的发展机理,从而达到治本之目的,所以在临床上,要让患者了解病情,树立治疗本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治疗上体会到,辨证取穴治疗优于局部取穴,根据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恰与面瘫相反,治需振奋其气机,而治痉挛则应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熄风镇静,解热除湿,所以局部取穴治疗效果差或会失败,甚至会加重病情,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应取四肢和腹部的穴位为主,着重取阳阴经穴,才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三.微血管减压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近年来,将神经内窥镜技术及术中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引进到血管减压术中后,使手术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患者在出现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后应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花费及带来新的痛苦。
四.中医疗法:
复方僵蚕胶囊”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基础,选用六十味天然名贵动植物药材,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高科技精心研制而成。它既保留了天然药材中的原始有效成份,又汲取了生物氧化提炼有效因子的提取,使其量大效宏,血溶性好,安全稳定,具有双向治疗,全面调理,祛风散寒,理气豁痰,通经活络之功效。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亏损,正气不足导致内外不固,阳明、少阴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中于脉络,致经气痞塞,气血阻滞,经脉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风邪中左侧侧向右斜,风邪中右侧右侧向左斜,痰浊瘀血壅塞脉络、气血循行受阻,筋脉驰纵,导致口眼歪斜,中风、复方僵蚕胶囊经多年临床验证,对于面瘫,面肌抽搐,面神经麻痹,面肌萎缩,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及中风等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复方僵蚕胶囊问世以来,以为美国、新加坡、瑞士等十多个国家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痛苦,恢复了久违的灿烂笑容。收到感谢信不计其数,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信息反馈服用后的反馈如下:
(1) 口服30天为一疗程,急性期患者服用15天左右,即有明显改善,1-2个疗程可彻底治愈。
(2) 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病史较长的患者,口服20天左右可见明显疗效,2-3疗程即可临床治 愈。恢复正常面容状态,久治不愈患者均可彻底消除顽疾。走出面瘫苦海,重现灿烂笑容。有效率 98.5%,治愈率达95%以上.
你可以根据上面的叙述,自己决定采用什么方式,但不管采用那种方式,最好是去大医院
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相信每个孕妇都希望自己宝宝健康出生,但是有些宝宝出生后会有脑瘫的情况,这对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下面分享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1一、小儿脑瘫的症状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6、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14、小儿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
15、自发运动少或不动或易打挺,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或全身发硬,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
二、小儿脑瘫的原因如下:
父母亲吸烟、酗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高孕次,有胎产史,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妊娠反应重、脐带绕颈、急产,不恰当助产,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或黄疸延迟,颅内出血、头部外伤、抽搐、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三、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1、康复理疗
(1)康复治疗按摩: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
(2)针灸治疗
①普通针刺;治疗以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为原则。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百会四神聪夹脊悬钟足三里合谷
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丰隆;语言障碍者,加通里、廉泉、金津、玉液;颈软者,加天柱;上肢瘫者,加肩髃、曲池;下肢瘫者,加环跳、阳陵泉;腰部瘫软者,加腰阳关。
操作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主穴可分为二组,即夹背穴为一组,其余穴为一组,隔日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速刺法,不留针。配穴按虚朴实泻法操作。
②头针法选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用1、5寸毫针迅速刺人帽状腱膜下,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留针2—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隔日1次。
③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④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功能和智力训练: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4)心理治疗:与患儿交谈,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进行诱导和启发,调整病态心理,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5)运动疗法: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都有利于小儿脑瘫的治疗。
(6)高压氧治疗。
(7)物理疗法:兴奋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数码导平治疗仪、近红外线、复合式多功能熏蒸等。
(8)水浴疗法:涡流、气泡浴疗、水中运动疗法。
2、药物:
(1)西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A型肉毒毒素,脑苷肌肽,巴氯酚、安定、丹曲林钠(由于镇静的`不良反应,依从性不好,停药后反跳,近年已较少使用)。
(2)中药:六味地黄丸等。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每次0、1g/1片,每日三次,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小儿脑瘫患者的学习与记忆功能。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很有辅助作用。
3、手术
腱膜松解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包括:神经触激术、肌肉刺激术、切割纠畸术。
脊神经触激术:加强神经致敏现象,产生应激反应,致使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群受到抑制,从而使肌张力降低,抑制神经对肌肉的传入冲动,消除或减轻肌痉挛。通过北京和谐医院研究证明了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效果可靠,而且远期疗效更加显著。
四、如何预防小儿脑瘫如下所述:
(一)出生前的预防
1、实行婚前保健: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二)围产期的预防
1、提高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儿科医生产时监护。
2、合理使用缩宫素,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3、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4、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5、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2小儿脑瘫如何预防
1、小儿脑瘫预防的关键期是孕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优于其他系统发展的,而胎儿依赖母体生存,故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况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早期产前检查、胎儿预测,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孕妇应戒除不良嗜好,严禁吸烟喝酒;不要滥用、等药物;避免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及接触猫、狗;避免辐射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最好少看电视及操作计算机,如因为工作需要,可以穿着防辐射的衣服,减少辐射。
3、有这几种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近亲结婚;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胎及新生儿亡史;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他遗传病史。若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就尽早终止妊娠。
4、在出生时,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知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准妈妈要做好功课,积极预防早产、难产。认真和医护人员沟通,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各项处理。
5、宝宝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高热惊厥、脑外伤等疾病,若发现病症应尽早去医院诊治,切勿耽误治疗。
天天头晕,脑后感觉血气供应不足,是植紊吗?
许多的老年人可能都会有突然头晕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随时都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诱发头晕原因众多,只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彻底达到缓解的效果,一般可能是脑供血不足、颈椎疾病、高血压或是贫血所造成,那么头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药物治疗
如果是因为脑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头晕现象,就应该尽快的选择拍摄脑部ct,然后服用尼莫地平等药物。在选择服用药物的时候,还需要多注重于休息,随时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可能避免油腻性的食物,另外也应该做一下有氧的运动。
2、中医治疗
头晕可能和颈椎疾病有关,一旦再出现颈椎疾病之后就会压迫到脑血管神经,因此也容易会有头晕的症状,此时就应该选择按摩,加上针灸的治疗方法,最好是选择中医药膏,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久坐或是经常的低头,最好是多做运动锻炼。
3、生活治疗
头晕可能是高血压所造成,也会出现动脉硬化,甚至还可能会出现痉挛性缺血,最终就会有眩晕的表现,因此就应该坚持的测量血压,也需要通过服用降压药物来缓解,在生活中必须要选择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多吃鸭蛋,芹菜,多吃一些能够降低血压的食物,并且随时应该保持放松的心情,能够有效促进于血压值的稳定。
4、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也会造成明显的头晕症状,会导致脑部血供氧量不足,所以会形成眩晕的感觉,此时就应该尽快的选择补充铁剂。另外在日常的饮食中最好是多补充含有铁元素的食物,比如应该选择多吃桂圆、动物内脏,另外还需要多补充营养物质,只要能够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也可以缓解病情。
面肌痉挛患者吃什么药好呢
面肌痉挛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目前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各种方案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同时合用。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方案一:奥卡西平(曲莱),用法用量:开始剂量为300mg/d,以后可逐渐增量至900~3000mg/d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弥可保片(甲钴胺),1500μg,口服,通常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方案二:苯妥英钠片,同时配合弥可保(甲钴胺)口服。但苯妥英钠片这种药物副作用较大。苯妥英钠,为第一代广谱抗癫痫药,对面肌痉挛有一定疗效,但不如卡马西平可靠,故不作为首选。学者建议的用药方法为:开始剂量每日100毫克,每日2次,可于2~3周内增至300~400毫克。如果疼痛无缓解应停药,如果得以缓解则逐渐减量维持在6个月以上。
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方案三:可以使用卡马西平片,同时配合弥可保(甲钴胺)口服。但卡马西平片这种药物副作用较大。卡马西平为第三代广谱抗癫痫药,除抗癫痫外,还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抑制三叉神经痛的作用。目前学者的推荐用药方法为:开始剂量每日100毫克,逐渐增至每日600毫克或更多些,但不能超过800毫克。疼痛缓解后再减小剂量维持,维持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面肌痉挛吃什么药疗效比较好”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有很多,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其药物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患者在选用药物治疗的时候还需听取主治医生建议,以免用药不当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