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石斛煲汤能治疗胃病么

石斛治疗癫痫的搭配-石斛治疗的病症是

蝎子不能治胃病,石斛就可以。

蝎子药用价值:

一、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蝎子20克、钩藤15克、丽参5克共研末,每日2次,每次服10克。

二、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蝎子、蜈蚣、乌蛇干、地鳖虫、地龙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服5克,每日3次,还可炼蜜为丸内服。

三、治小儿惊风:蝎子1只(成年蝎),用薄荷叶包好并焙焦研末,分4次用奶水或汤水服下。

四、治突发惊风、翻眼向上:蝎子10克、朱砂3克(绿豆大小),混研末,夹饭内服。

五、治癫痫:蝎子、明矾、郁金各等份混研末,每日3次,每服2.5克~3克。

六、治耳聋、耳鸣:蝎子研末,每次用黄酒服5克,自感好转后即停服。

七、治咳喘:蝎子、核桃仁各等量,用油炸即食。小儿服可研末,夹饭内即可。每日3次,每次1汤匙。

八、治乙型脑炎、抽搐:蝎子、蜈蚣、天麻各50克,僵蚕100克,混研为末,每服2~3克,严重抽搐者可先服5克,以后间隔4~6小时再服2~2.5克。

九、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后遗症:蝎子、白僵蚕、白附子各等量研末,每服5克,热酒调下,服用不拘时候。

十、治皮肤湿疹:蝎子30只泡于50℃以上的纯粮白酒中,密封七日后涂擦患处。也可每日食油炸活蝎5只,一般3~4日即显效。

石斛甘寒气清,能清肺热,养胃阴,生肾水,益精气,退虚热,清相火而摄元气, 滋肾水而柔肝阴,其排毒养颜、滋养脾胃对于女性来说更适宜。有研究报道称,铁皮石斛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硒、钠等,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 老、排毒养颜、滋养脾胃、降三高、防治糖尿病和防癌、抗癌等方面都有功效。

天麻跟石触一起泡水早晚喝有什么好处

天麻平肝息风

折叠功能主治

天麻-中药材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天麻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石斛补阴,解石触具“养胃生津,健脑明目,补五脏虚劳”的显著疗效。养阴生津,抗疲劳,耐缺氧,提高免疫力,促进胃液分泌和肠胃蠕动,镇痛,祛痰镇咳,降血糖等作用。适合久病虚弱,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甲亢,萎缩性胃炎,肝硬化,糖尿病,失眠等病症应用,以及手术前后,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渴

两者同用既息风又补阴生津是很好的搭配

中华九大仙草是什么?有什么神奇功效

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铁皮石斛等少数品种之嫩茎,还可以进行特殊加工,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商品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 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属菊科凤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 生首乌甘,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 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首乌 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 著名的抗衰老方剂“首乌丸”、“七宝美髯丹”、“嵩山首乌茶”就是以制何首乌为主药制成。用首乌可改善中老年人的衰老征象,如白发、齿落、老年斑等,能促进人体免疫力的提高,抑制能让人衰老的“脂褐素”在身体器官内的沉积。首乌还能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降血脂,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所以对冠心病、高血脂症、老年贫血、大脑衰退、早老征象等,都有预防效果。 首乌的单用量为每天10~15克。 首乌藤。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藤。首乌藤又名夜交藤。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起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一文中。野灵芝产地直销网提醒大家,网上购买灵芝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商家或网站购买灵芝。 历史功用 珍珠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梁代的《本草经集》、唐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的《雷公药性赋》等19种医药古籍,都对珍珠的疗效有明确的记载。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中说,珍珠“有治目肤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药本草》认为,珍珠可以明目、除晕、止泄。在元朝,商人们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饮用,认为它既可以滋补,又可以防暑。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记载:“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明代李时珍更加重视珍珠的药理作用,认为珍珠的药效在美肤,因而在《本草纲目》中特别写道:“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等。同时,它还记载了珍珠药用的多种方法。 明代陈继儒转引《独异志》说,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宰相李德裕以珠宝粉、雄黄、朱砂煎汁为羹,每食一杯约耗钱三万,过三煎则弃其渣。当时流行炼丹术,人们认为,珍珠粉、雄黄等物,经过提炼后服用可长生不老,鹤发童颜。 现代功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 1.镇心定惊,适用于惊悸怔忡、癫痫惊风。 2.清肝除翳明目,用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多外用。 3.收敛生肌,适用于咽喉腐烂、口舌生疮、溃疡久不收口,宜外用。 禁忌无实热者慎用。 冬虫夏草(学名: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 冬虫夏草 贵中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它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做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 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近年来又由于冬虫夏草主产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资源日趋减少,产量逐年下降。而冬虫夏草由于可以药食两用,且人们不断发现其新的药理作用,所以多个国家对它的需要倍增,价格逐年上涨,国际市场日益紧缺。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地区如四川、湖北、河南、陕西、云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继开展了对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人们对冬虫夏草的研究涉及无性型确证、生态环境考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儿科常见病症惊风怎样治疗?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病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本病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高热惊厥、各种严重感染。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癫痫外,还有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脑外伤、脑瘤等。

(一)急惊风概述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本病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治疗原则。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熄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豁痰有芳香开窍,清火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治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

治疗1.风热动风证症状发热骤起,头痛身痛,咳嗽流涕,烦躁不宁,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舌红苔白,脉浮数或弦数。方一银翘散加减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12克,连翘9克,薄菏3克,防风9克,蝉蜕3克,菊花9克,僵蚕3克,钩藤6克。

功效疏风清热,熄风止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金银花、连翘、薄菏疏风清热,防风、蝉蜕、菊花祛风解痉,僵蚕、钩藤熄风定惊。另加服小儿回春丹以清热定惊。

按语喉间痰鸣者,加竹黄、瓜蒌皮清化痰热;高热,便秘、乳蛾红肿者,加大黄或凉膈散釜底抽薪。以往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感冒发热初起,宜加服紫雪散以防惊厥发作。

2.气营两燔证症状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欲饮,神昏惊厥,舌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脉数有力。方一清瘟败毒饮加减来源《疫疹一得》组成连翘12克,石膏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栀子6克,知母6克,生地9克,赤芍9克,玄参6克,丹皮9克,石决明9克,钩藤9克。

功效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连翘、石膏、黄连、黄芩、栀子、知母清气透热,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丹皮清营凉血,羚羊角、石决明、钩藤熄风平肝。

按语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或用至宝丹、紫雪丹熄风开窍;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呕吐加半夏、玉枢丹降逆止吐。

3.邪陷心肝证症状高热烦躁,手足躁动,反复抽搐,项背强直,四肢拘急,口眼相引,神识昏迷,舌质红绛,脉弦滑。方一羚角钩藤汤加减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羚羊角1.5克,钩藤9克,僵蚕3克,菊花9克,石菖蒲3克,川贝母6克,广郁金1.5克,龙骨9克,竹茹9克,黄连9克。

功效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羚羊角、钩藤、僵蚕、菊花平肝熄风,石菖蒲、川贝母、广郁金、龙骨豁痰清心,竹茹、黄连清化痰热。同时,另服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按语热盛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便干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养阴生津。

4.湿热疫毒证症状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烦躁谵妄,神志昏迷,反复惊厥,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一黄连解毒汤加味来源《肘后方》组成黄芩9克,黄连9克,黄柏6克,山栀6克,白头翁6克,秦皮6克,钩藤6克,石决明9克。

功效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白头翁、秦皮清肠化湿,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

按语舌苔厚腻,大便不爽加生大黄、厚朴清肠导滞,泻热化湿;窍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频繁抽风加紫雪丹平肝熄风;呕吐加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吐。

5.惊恐惊风证症状暴受惊恐后突然抽搐,惊跳惊叫,神志不清,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乱不齐。方一琥珀抱龙丸加减来源《活幼新书》组成琥珀1克,朱砂1克,金箔少量、胆南星6克,天竺黄3克,人参6克,茯苓6克,淮山药9克,甘草6克,菖蒲3克,钩藤9克,石决明9克。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琥珀、朱砂、金箔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人参、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扶正;菖蒲、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开窍。

按语抽搐频作加止痉散熄风止痉;气虚血少者加黄芪、当归,白芍、酸枣仁益气养血安神。

(二)慢惊风概述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病理性质以虚为主。多系脾胃受损,土虚木旺化风;或脾肾阳虚,虚极生风;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生风。

本病的治疗,以补虚治本为主。土虚木旺,治以健脾平肝;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阴虚风动,治以育阴潜阳。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治疗1.土虚木亢证症状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阵阵抽搐,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肠鸣,舌淡苔白,脉细弱。方一缓肝理脾汤加减来源《医宗金鉴》组成党参6克,茯苓6克,白术9克,山药6克,扁豆9克,炙甘草6克,煨姜3克,桂枝6克,白芍9克,钩藤6克。

功效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健脾益气,煨姜、桂枝温运脾阳,白芍、钩藤平肝熄风。

按语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温补脾肾;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方颅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平肝潜阳。

2.脾肾阳虚证症状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方一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来源《证治准绳》组成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1.5克,肉桂2克,川椒3克,炮姜3克,灶心土3克。

功效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气,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温阳救逆。

按语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平肝熄风;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3.阴虚风动证症状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震颤瘛疚,或肢体拘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脉细数。方一大定风珠加减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鸡子黄6克,阿胶6克,地黄9克,石斛6克,麦冬9克,龟板5克,鳖甲3克,牡蛎9克。

功效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滋阴养血,龟板、鳖甲、牡蛎潜阳熄风。

按语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以清虚热;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熄风止痉;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搜风剔邪,但风药多燥,故宜佐养血润燥之品。

4.肾精亏损证症状由解颅、佝偻病等病导致,并伴有肢体抽搐,斜视凝视,一时性失言失聪或局部颤动,抽出过后,恢复常态,舌淡嫩,脉沉弱。方一地黄饮子加减来源《丹溪心法》组成熟地9克,山萸肉6克,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炮附子1.5克,五味子3克,麦冬6克,石斛6克,石菖蒲3克,远志3克。

功效固本培元,益阴潜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山萸肉滋养肾阴;巴戟天、肉苁蓉、炮附子温补元阳;五味子、麦冬、石斛滋养肺阴;石菖蒲、远志宁神开窍化痰。

按语抽搐频繁者,去附子,加全蝎、地龙、天麻、龙齿、钩藤平肝熄风止痉;肢体强直瘫痪者,加当归、红花、鸡血藤养血活血。

◎第五章耳鼻喉科常见病症实用奇方名药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第五章耳鼻喉科常见病症实用奇方名药第五章耳鼻喉科常见病症